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蕴含着精神信仰和节俗礼仪等内容。
1.踏青
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2.植树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植树是古人扩大自然的生机,古代有“插柳留春”的习俗。
3.放风筝
清明节放风筝的寓意是:“放晦气”、除病消灾。在古时人们在清明节这一日,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疾病,然后放上天去,飞高时,剪断线,任凭风筝飘走,也是寓意着除病消灾的意思。
4.扫墓祭祖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展开剩余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