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中国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PPT课件》是由用户上传到老师板报网,本为文库资料,大小为6.99 MB,总共有32页,格式为pptx。授权方式为VIP用户下载,成为老师板报网VIP用户马上下载此课件。文件完整,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 文库资料
- 32页
- 6.99 MB
- VIP模板
- pptx
- 数字产品不支持退货
七年级语文课件南朝刘义庆等撰写世说新语壹七年级语文课件课前导读贰七年级语文课件字词学习叁七年级语文课件课文赏析肆七年级语文课件知识拓展第壹章课文导读七年级语文课件《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意。3.积累一些文言词语。4.本文分别是《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分别记述了谢道韫巧答谢太傅和陈元方巧辩陈太丘友人的故事。《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行、形式,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作风。全书语言精练,善于通过一言一行刻画人物肖像、精神面貌,意味隽永。背景知识刘义庆(公元403--444年),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彭城(今江苏苏州市)人,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川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除《世说新语》外,还编有《函明录》等,但已散佚。作者简介刘义庆(403年-444年)第壹章字词学习七年级语文课件《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谢太傅差可拟柳絮雪骤无奕女yìfùchànǐxùzhòu生字学习《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课文原文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课文译文(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2)内集:家庭聚会。(3)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这里当“子侄辈”讲,即年轻一辈。讲论文义:讲解诗文。讲:讲解。论:讨论。(4)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迅速。字词释义(5)何所似:像什么。(6)欣然:高兴的样子。(7)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8)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9)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儿漫天飘起。未若:不如比作。因:凭借(“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10)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王凝之的妻子。(11)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字词释义古今异义1、儿女 古义:子侄辈,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今义:指子女2、文义 古义:诗文今义:文章的意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事件()等要素。寒雪日内集家里人(儿女)讲论文义课文解读1、“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2、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研读课文1、“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两种理解: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文章没有具体的交代,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研读课文2、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研读课文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研读课文3、本文中的“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4、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融洽、欢快、轻松、温馨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研读课文《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通“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课文原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友人)才来。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友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朋友便生气了:“不是人哪!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走,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课文译文尊君在不?不通否(fǒu),表否定的含义。通假字识记(1)陈太丘:即陈寔(shí)(104—186或187),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长,长官。古代常以地名称其官长。(2)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今义为日期,行,出行。(3)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日中,正午时分。(4)过中不至:过中,过了正午。至:到。(5)太丘舍去:舍去,不再等候而离开了。舍,丢下。去,离开。(6)去后乃至:乃至,(友人)才到。乃:才。至:到达(7)元方:即陈纪(129—199),字元方,陈寔的长子。(8)戏:玩耍,游戏。(9)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字词释义(10)非人哉:不是人啊!非:不是。哉:语气词,表示感叹。(11)相委而去:相委,丢下别人。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委,丢下,舍弃。而,表示修饰。(12)君:古代尊称对方,现可译为“您”。(13)家君:家父,谦词,古代对人称自己的父亲。(14)引:拉,这里是表示友好的动作。(15)顾:回头看。(16)无信:丧失信用,信:信用、诚信。(17)无礼:违反礼节;没有礼貌,礼:礼节。字词释义期古义:约定今义:日期引古义:拉今义:引用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委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屈、委托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古今异义第壹章知识拓展七年级语文课件《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道旁李树》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曾经许多压断枝条争着跑字词释义王戎,他7岁时和曾经几个小朋友(一道)游玩。他们看到路边(一棵)李树上长着许多果实,(几乎)把树的枝条都要压断了。几个小朋友争着跑去采摘李子,独独小王戎不去。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摘?”)工戎回答说:“树在路边还有这么多果子,(方便人采而人们却不去采·,看来这果子一定不好吃),这一定是苦李吧!”(有人拿个李子来尝一尝),果然是苦的。课文译文王戎为什么未尝一口就知道这一定是苦果?这是因为他虽小却能注意观察,认真思索的结果。树在路旁,如果李子甜,早就让人家摘完了,这是其一。结果很多,树枝营养供应不足,李子一定很苦,这是其二。研读课文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王戎是怎样的孩子?聪颖,机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古今异义:尝古义:今义:曾经品尝走古义:今义:跑行走七年级语文课件南朝刘义庆等撰写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