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他是人民的诗人,是一首沉重且亘古的歌谣。
他在大地上行走,在黎民中生息。用虔诚真挚的目光注视着这片土地与人民。遇见苦难的人们时,他的眼里流淌着温润的悲悯,诗里吟唱出哀伤的叹息。
他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吐纳;他的每一首诗,每一次呼喊,都弥漫着人民的气息,带着大地的味道。
二
我一直认为,杜甫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也最深情的诗人。
他始终用温柔而深情的目光注视着中国这片土地上的所有。注视着苦难中的人民、走投无路的家庭、饥饿的人群与悲伤的母亲,注视着这片破败且荒凉的土地,注视着一切悲欢离合与情深离索。
然后他将那些深深浅浅的愁苦写进诗里。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苍生未苏息,胡马半乾坤”。
他尝试用他的那一颗拳头一般大小的心脏装下天下苍生。
三
他的诗歌是极其朴素的,总会给人一种迎面扑来的厚重感、历史感。我们可以从质朴的语句,跨越长长的历史年轮去感受到当时最原本的生活气息。没有华丽的语句词藻,却与万物生灵的呼吸紧紧缠绕在一起,并在神州大地上生生不息。
四
他的一生苦难。
也曾有一段富裕的少年生活。那时他初到长安,崭露头角,意气风发。他曾有过与李白一起“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生活,也曾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道出他的雄心壮志。
可他太过自信,太过骄傲,不知藏拙也不会收敛锋芒。不过也对,一个誓要“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人又怎么会愿意掩藏自己的才华。
于是命运给他开了个大大的玩笑:满怀抱负换得个“举进仕不中第,困长安”。
此后他半生潦倒,四处漂泊,贫病交加,食不果腹。所以他“寒衣处处催刀尺”,所以他“百年多病独登台”。在他四十四岁时,小儿子被活活地饿死。而五十九岁时,自己也病逝于孤舟。
数十载年华,走过盛唐,最终落幕。可谁能懂他的潦倒?谁又知他的骄傲?
五
尽管生活非常艰难,他始终不忘的是人民。
所以他写出“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愿望。
所以他在饥寒交迫之中还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聚欢颜”。
他终其一生为人民而忧愁,为人民而呼喊。
因为人民,所以无论政府多么腐败,无论社会多么黑暗,无论对朝廷多么失望。他始终挚爱着这个民族,这个国家。
所以当他病逝孤舟之时,仍然想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我想那是他对国家对人民留下的最后遗言。
六
他像极了这片默默守护我们的大地。
后来有无数人赞美他。
有人说,杜甫于我们,就如同一个父亲。
但我只是觉得,他只是一个很固执很固执的人。因为他热爱着诗歌,热爱着人民,热爱着这个国家。所以他想要凭借他单薄的力量向社会讨回一个公道,尽管他屡战屡败,却永不停歇。他还是坚持着,用他的诗歌打造一个坚固不侵的堡垒,来庇护这些孱弱的人民。
而他与他的诗歌融入大地,融入中国千百年来的历史之中。他与他的诗歌属于人民也属于这片厚厚的土地。
七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闭上眼睛,有没有人会感受到,大地上百年来都萦绕着他的气息,淡淡的亘古的味道。作者:史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