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一《芣苢》PPT课件

出处:老师板报网 时间:2023-12-05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一《芣苢》PPT课件1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一《芣苢》PPT课件2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一《芣苢》PPT课件3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一《芣苢》PPT课件4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一《芣苢》PPT课件5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一《芣苢》PPT课件6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一《芣苢》PPT课件7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一《芣苢》PPT课件8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一《芣苢》PPT课件9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一《芣苢》PPT课件10

试读已结束,还剩7页未读,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一《芣苢》PPT课件》是由用户上传到老师板报网,本为文库资料,大小为552.86 KB,总共有17页,格式为pptx。授权方式为VIP用户下载,成为老师板报网VIP用户马上下载此课件。文件完整,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 文库资料
  • 17页
  • 552.86 KB
  • VIP模板
  • pptx
  • 数字产品不支持退货
单价:9.99 会员免费
芣苢《诗经·周南》品读诗意,认识古代劳动者不畏艰难、乐观积极的劳动精神。涵咏咀嚼,体味诗歌的表达方式和其中呈现出来的劳动意趣。反复吟诵,感受两首诗歌不同的语言形式表现出的声情之美。学习目标123《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诗经》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走近诗经诗经六义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三个部分“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十五国风,共160篇。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为贵族创作诗歌,讽刺现实,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描写朝会宴会,一般看作“正声”。《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内容多为歌颂祖先功业。《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宋)郑樵云:“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赋,朱熹:“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比,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点更鲜明。如《魏风·硕鼠》都是通篇用比的。兴,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歌咏的内容。比兴手法可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韵味和形象的感染力。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诗经》的历史地位●孔子曾概括《诗经》的宗旨为“思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奉为经典至今。一词多义薄言采之()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薄言采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照管鹅儿与雏鸭()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助词,无实义动词,看不起动词,迫近动词,说连词,和动词,给同“欤”,语气词助词,无实义古今异义唤渠朝餐歇半霎古义:。今义:人工开凿的水道。他朗诵这首诗歌要注意哪些要领?芣 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注意轻重音:助词适当轻读,动词适当重读。读出劳动的欢欣、热情。把握好节奏诵读全诗,整体感知芣苢●芣苢,今名车前草,春夏生长,遍布于荒野路边,其嫩叶可食,全草可入药,车前子被视为有多子的药效。可以说是一种易得又多用的食物。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1、前人说此诗,“自然生其气象”,那么这首诗,你觉得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描写了人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芣苢》采用的是什么手法?赋。铺陈,排比。芣苢咀嚼诗意:赏析动词,分析概括两诗描绘的画面。字甲骨文小篆含义纵观六个字,展现了什么劳动场景?采有掇捋袺襭采摘芣苢越采越快越采越多收获满满(劳动过程)(劳动欢乐)采摘取得,获得拾取,摘取从茎上成把地取下提起衣襟兜东西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诗中“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字的顺序能够更换吗?试结合诗歌分析原因。不能。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的。人们从一开始的呼朋引伴“采之”“有之”,拉开了劳动的序幕,之后,到一片片“掇之”,一把把“捋之”,再到手提衣襟“袺之”,掖起衣襟“襭之”,这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的完整劳动过程,即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归,所以顺序不能更换。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芣苢》在形式上有什么鲜明的特点?有什么艺术效果?(1)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全是三章十二句,只有动词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部重叠。(2)①产生简单明快,回环往复的音乐感;②六个动词的变化生动地展现了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归的过程。重章叠句的作用三层层递进,使感情得到尽情的抒发,强化生命感受。借助重复,加深印象,渲染气氛。一借助特殊的音乐效果和节奏感,创造诗的氛围和意境。二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返回首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