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读已结束,还剩34页未读,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人教版-高三语文语言文字应用-课件4:第一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PPT 同课异构课件·第三课·神》是由用户上传到老师板报网,本为文库资料,大小为934.19 KB,总共有44页,格式为pptx。授权方式为VIP用户下载,成为老师板报网VIP用户马上下载此课件。文件完整,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 文库资料
- 44页
- 934.19 KB
- VIP模板
- pptx
- 数字产品不支持退货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1.掌握汉字的四种造字方法。2.掌握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学习目标1.引子撮要结绳记事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采用过各式各样的记事方法,其中使用较多的是结绳和契刻。中国古籍文献中,关于结绳记事的记载较多。公元前战国时期的著作《周易·系辞下传》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汉朝人郑玄,在其《周易注》中也说:“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中也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这是讲结绳为约,说得已经相当明白、具体了。双基要点契刻记事契刻的目的主要是用来记录数目的。汉朝刘熙在《释名·释书契》中说:“契,刻也,刻识其数也。”清楚地说明契就是刻,契刻的目的是帮助记忆数目。因为人们订立契约关系时,数目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起争端的因素。于是,人们就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作符号,刻在竹片或木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这就是古时的“契”。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分作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以二者吻合为凭。图画文字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毕竟是原始的,非常简陋、粗略的记事方法,记事范围小,准确性差。人们不得不采用一些其他的,譬如图画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绘画导致了文字的产生。然而图画发挥文字的作用,转变成文字,只有在“有了较普通、较广泛的语言”之后才有可能产生。譬如只有在这时,有人画了一只虎,大家见了都会叫它为“虎”;画了一头象,大家见了都会叫它为“象”。久而久之,大家约定俗成,类似于上面说的“虎”和“象”这样的图画,就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因而用之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么逼真了。这样的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终导致从图画中分离出来。这样,图画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图画和变成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图画文字进一步发展成为象形文字。这就是原始的文字。2.活动提菁(1)字之初,本为画与文字起源有直接关系的应当是图画。沈兼士说:“余以为文字之起源,实由记事之绘画。”唐兰说:“文字本于图画。”大约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已经懂得简单的图画,这种图画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向艺术的方向发展,成为绘画;一是向文字的方向发展,就是所谓的文字画。(2)字之始,甲骨文甲骨文是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它被看做是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的商朝人使用的就是甲骨文。其内容绝大多数都与占卜有关,因此又叫做“甲骨卜辞”。甲骨文大多数都是象形文字,近似于图画,能从字形知道字意。因需要刻在坚硬的龟甲、兽骨上,所以笔画线条往往很细,直线形的笔画较多。3.工具箱整合(1)在文字产生之前,先民是如何记事的?汉字产生前,中国先民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但是,语言不能传到外地,也无法留存后世。于是,先民们想出了多种记事方法。八卦:是古代中国人创造的由符号“-”和“--”组成的八种图形,分别代表不同的事物。结绳:在绳子上打不同的结,记录不同的事情。今天,象征着吉祥如意的中国结就是从上古的结绳演变而来。文字产生前,原始人常利用图画来帮助记忆、传递信息。(2)汉字有几种造字方法?文字是视觉符号,只要有光线随时随地都可以看。文字的这种功能可以把语言的信息“固化”下来,传之久远。因此,文字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最伟大的发明。有了文字才开始了人类的文明史。虽然汉字的字体在发展,但每一个汉字的结构及造字法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指出:“六书”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并逐一下了定义,并举出例字。后人研究汉字的造字法,基本按照“六书”的说法,但是一般认为:“转注”和“假借”都不能增加新字,不能算造字法。因此,汉字的造字法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①象形 象形是比照实物形体模拟描画成字的方式,所造的汉字具有十分明显的图画特征。例如:伞:像一把伞撑开的形状。山:像绵延起伏的山峰形状。人:像一个侧面站立的人的形状。羊:像突出双角的羊头的形状。雨:像空中落雨的形状。木:像一棵树的形状。象形是一种最古老、最原始的构字方法,许多民族在最初造字时期都使用过这种方式。②指事 指事是用抽象的符号构字,或者在象形字的基础上附加指事性的符号来构造新字的方式。例如:一:用一横线表示。三:用三横线表示。本:在象形字“木”字的下部加指事符号,表示这个字的意义是“树根”。刃:在象形字“刀”上加一点,表示一点之处就是这个字的意义。寸:在象形字“手”的基础上加一符号,表示人手腕边按到脉的地方,即所谓寸口。末:在象形字“木”的上部加一指事符号,表示树梢。③会意 会意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作为偏旁,组合成一个新字的形式。原来的象形字、指事字作为新造字的构成要素,其意义与新造字的意义有某种联系,可以意会。例如:吠:从口从犬,表示狗叫。林:用两个“木”字构成,表示树木多就是“林”。从:两人一前一后,表示跟从。休:从人从木,人靠在树上,表示休息。益:从水从皿,表示溢出,这是“溢”的本字。烦:从火从页(页是人头形),表示发热头痛。会意方式可以造出表示抽象意义的字,选用偏旁可以用相同的符号,也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构字方式可以左右并列,也可以上下重叠。④形声 形声就是用已有的汉字充当形旁或声旁来构成新字的方式。形旁和声旁都是原有的字,用作形旁的那个字,表示新造字的意义类属;用作声旁的那个字,表示新造字的读音。例如“柑”字,其中的象形字“木”是形旁,表示“柑”字的意义同“木”有关;“甘”是声旁,表示“柑”字的读音与“甘”相同。又如:姨:从女夷声 糕:从米羔声案:从木安声 岭:从山令声牦:从牛毛声 蜘:从虫知声坊:从土方声 喑:从口音声形声造字法同象形、指事、会意相比,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因为象形、指事、会意三种方法所造出来的汉字,字形结构只与所记录的语素或词的意义相联系,没有考虑到读音;形声结构方式则考虑到了语言的声音和意义两个要素。所创造的形声字,既能表示字的意义,又能表示字的读音,无疑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形声字的出现,打破了以往汉字不表字音的局限,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它使汉字由过去的纯粹表义过渡到音义兼表阶段,创造了全新的汉字结构模式,强化了文字的符号特征。形声字将语素的读音、意义巧妙地统一于一体,为人们的识读、运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正因为形声这种结构方式的先进性、优越性,所以发展成为汉字的主要结构方式。后来许多新字,几乎都用形声方式创造,甚至原有的非形声字,出于强调音义或分化字义的需要,有的也加上形旁,变成了形声字。例如“益——溢”、“莫——暮”、“羞——馐”等。(3)如何利用汉字的造字方法纠正错别字?心鬼为愧,心中有鬼也。斩心为惭,斩除心中之鬼,是为惭愧。人若知惭愧,常斩心中鬼,则鬼无处藏无处生。心中无鬼则问心无愧!看,这就是汉字形声字中一个例子。字形考查历来是难点,其原因并不在于题目本身有多难,而是考生在这个知识点上漏洞太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早下手,平时多积累,尽快把漏洞补上。字形考查尽管是考识记,但仅凭死记硬背效果不佳,要利用汉字的特点,掌握正字的方法。①从汉字音、形、义相统一的基本点入手,正确识记汉字。如“脉搏”的“搏”字常用“膊”字混淆,如果明确了“脉搏”指血脉跳动,而“搏”具有搏动、跳动的意思,就会很轻松地记住:“脉搏”的“搏”应是动词“搏”,而不是名词“膊”。②归类比较形近字,分清笔画。有些字的字体十分相象,只是一笔之差,或一些细小的区别。如果把这些字集中起来比较,找准各自笔画的特点,是可以帮助记忆的。如“已”与“巳”,“析”与“拆”,“戎”与“戒”等。③抓住形旁,据义取字。汉字中有80%的字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汉字的意思类别,因而推断形旁,明确字的意义就能大致判断该字在语境中的应用正确与否,从而辨别书写的正误。如“沤歌英雄(讴)”和“沤心沥血(呕)”中混淆的三个字“讴、呕、沤”都是形声字,读音相近,字形相近,声旁相同,但形旁却完全不同。这就可以从形旁入手分辨它们。“讴”,形旁是“讠”,即“言”字,表示该字与语言和说话有关,“讴歌英雄”当然需要用优美的语言了,因此,“讴歌英雄”中的“讴”必须写作“讴”。“呕”的形旁是“口”,表明是和嘴有关的一个动作,即“呕吐”。“呕心沥血”指的是倾吐心血,极端劳苦,应该用“呕”字。“沤”的形旁是“氵”,表明和水有关。粪肥加水经过长时间的浸泡俗称“沤肥”。④重视成语典故的来源。有些成语中的字是由当初该词形成时候特定的意义决定的,不了解出处,容易出错。如“再接再厉”,常有人把它写作“再接再励”,因为这个成语常用来作为鼓励人再上一层楼,“励”有“鼓励”的含义。实际上该词最早记录了古代斗鸡游戏中的一个常见行为:为了使自己的鸡获胜,每次接斗时,都要在磨刀石上磨斗鸡的嘴喙,使它嘴尖锋利,一下子啄伤对方,制敌于死命。“厉”通“砺”,磨刀石的意思。由于特定含义的限定,“再接再厉”的“厉”只能写作“厉”。又如“班门弄斧”的“班”指春秋时有名的巧匠“鲁班”,只要记住这个出处,就不会将“班”误写为“搬”。⑤分析词语结构,巧记字形。汉字具有对称的特点,有许多成语相应位置上语素意义相同、相关、相反,我们可利用这一特点去掌握字形。如“山清水秀”,“清”与“秀”相对;“惹是生非”,“是”与“非”相对;“貌合神离”,“合”与“离”相对。汉字别解趣话汉字作为表意文字,或象形,或会意,或指事,极易按人主观意图加以别出心裁的解说。这方面的趣话不少。明朝末年,崇祯皇帝见李自成造反,社稷难保,心里很是苦戚。一日,他隐姓埋名,找到一测字先生测字,想从中讨个吉利,以求安慰。他先给了个“友”字,不想测字先生说:“这该是‘反’字的出头。李自成已攻进洛阳,杀了当今皇上的叔叔,意味着造反者已出了头啊!”崇祯心中一震,连说错了错了,该是“有”字,测字先生说:语林趣话“不好,不好!”“怎么不好?”“‘有’字由一缺捺的‘大’和一‘月’组成,这不是说‘大明’的天下已去掉一半了吗?”崇祯又给了一个“酉”字,测字先生拈须掐算片刻,连说坏了。“怎么坏了?”崇祯问。“‘酉’是把‘尊’字去掉首尾而成的。当今皇上至尊都说不定会去头去脚呢!”崇祯听后,面如土色,回到宫中,便病了。据说测字先生是李自成安插在京城中的耳目!1945年,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个外国记者向毛泽东发问:“一旦内战爆发,贵党可有打败蒋先生的信心?”毛泽东说:“蒋先生的‘蒋’,只不过是将军头上加根草,说明他也仅是一个草头将军。”可这个记者还希望毛回答得明白直接一些,便问:“你的‘毛’呢?”毛泽东笑了笑说“‘毛’可不是毛手毛脚的‘毛’,而是一个‘反手’,也就是说战胜蒋先生易如反掌!”在场的记者听了这话,都笑了。鲁迅先生也很善此道。他有一个笔名叫唐俟,将“俟”分开即“人矣”,这样,“唐俟”,即唐人矣。唐人,中国人也。鲁迅先生的意思是:我是中国人!他还有一个笔名叫“宴之敖”。在北京八道湾,弟媳羽太信子专横跋扈,鲁迅没有办法,只好离家另租房屋居住。后来,鲁迅便起了笔名“宴之敖”。周海婴在《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中说:“父亲的解释是,这个‘宴’字从上向下分三段看,是:从家、从日、从女;而‘敖’字从出、从放。即是说:‘我是被家中的日本女人逐出的。’”1.下面关于汉字的造字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演变后,逐渐发展出一些不同于“画图”的造字方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B.像画画那样,用描摹实物的方法创造出的文字是象形字。C.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都是表意的,而形声字则是单纯表音的。D.会意字是指在象形字上加个符号或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拼合在一起造出来的字。随堂练习【答案】 C(形声字的一半符号(形旁)表示意义,另一半符号(声旁)表示声音,故而形声字不是单纯的表音字。)2.下列对汉字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金文B.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C.甲骨文、隶书、楷书、小篆、金文D.甲骨文、楷书、金文、隶书、小篆【答案】 B(依据课文中汉字演变史可得出答案。)3.下面都不属于形声字的一组是( )A.材 银 脑 B.闷 闻 栽C.管 露 草D.武 休 树【答案】 D(D项中“武”是会意字,金文的“武”上部表示武器,像戈,下部表示行走,像脚趾(止)。表示的本义为征伐示威,即确定战功,停止战争。“休”也是会意字,人倚在树(木)上,表示休息。)4.对形声字“问、阔、衷、哀”的结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全部是外形内声B.全部是内形外声C.问、哀是内形外声,阔、衷是外形内声D.问、阔是外形内声,哀、衷是内形外声【答案】 C(“问”,从“口”,“门”声;“阔”从“门”,“活”声;“衷,从“衣”,“中”声;“哀”从“口”,“衣”声。)5.下面各组汉字,起笔笔画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过 客 游 恋 益 B.断 京 头 举 壮C.小 州 刃 忆 诚D.甲 师 冉 电 刁【答案】 B(B项中各字的起笔都为“点”;A项“过”的起笔为“横”,其他为“点”;C项“小”的起笔为“竖钩”,“刃”的起笔为“横折钩”,其他为“点”;D项“刁”的起笔为“横折钩”,其他为“竖”。)6.汉语中有不少会意字,今人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感悟有新的理解,且有的还不止一种理解。请仿照示例,从下列汉字中任选三个进行重新会意:示例:诗——寺庙里的语言,自然是超越平常人的。挣——依靠自己的双手,勇敢地去拼搏竞争。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众——多人站在一起,就会形成一大群。选——走在前面的人,更有选择的余地。舒——放弃自我,这是一种何等舒畅的境界。劣——平时少出力,到时总比别人差一些。臭——愿意自己的生活像狗一样,名声自然就不好了。赶——欲要“追赶”,就必须“走”在别人的前头“干”起来。愿——“愿”望实现与否,“原”本就是一种“心”态。值——人生要有价“值”,“人”就要正“直”。起——欲要崛“起”,就必须“走”自“己”的路。7.汉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看下面几个篆体汉字,从例字以外的三个字中任选两个,仿照例子,巧说汉字。要求符合该字的形体特点和基本涵义,句式特点和例句基本一致。例:国:外城围,内持戈,持戈守疆卫家国。休:左佳人,右秀木,人依秀木自在休。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掰:两边手,要分开,双手一分就此掰。苗:下良田,上嫩草,草生沃田育成苗。明:左朝阳,右晓月,日月同辉天地明。(此题要注意三点:解释字形、呼应字义和诗意化的语言风格。)8.字谜多是靠拆解字形来设的,从字谜中往往能窥见汉字的构造规则。所以猜字谜既有趣味又能益智。请同学们猜猜下面的字谜,并从中体会汉字的构型特点。①野径无人草丛生 ②一口咬去多半截③大火烧到耳朵边④牛角上边来一刀⑤东西南北无弯路⑥雨余山色浑如睡⑦空山之中一亩田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⑨无角牛登上没峰山⑩两人力大冲破天挥手告别千言万语⑪⑫⑬晕头转向与我同行添丁进口边打边谈⑭⑮⑯【答案】 字谜的谜底依次是:①茎(“径”去双人旁加“艹”);②名(“多”去“夕”下边加一“口”);③耿(“耳”+“火”);④解(“角”+“牛”+“刀”);⑤置(“四”+“直”);⑥雪(“雨”+倒“山”);⑦画(“一”+“田”+“”);⑧踵(“千”+“里”+“足”);⑨击(“牛”去撇+“”);⑩夫(“二”+“人”);军⑪(“挥”去“手”);够⑫(“句”子“多”了);⑬晖(“晕”的“日”字头转到左边);衙⑭(“吾”插入“行”中间);可⑮(“丁”+“口”);订⑯(“谈”的半边“讠”+“打”的半边“丁”)。9.《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给王熙凤的判词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惜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你能根据汉字构造的特点解释这首诗的意思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凡鸟”是一个“凤”字(鳳),说明此诗写的是王熙凤。第二句说此人很有才。第三句“一从”说她顺从贾母,“二令”说她在家发号施令,“三人木”中“人木”是一个“休”字,是说王熙凤专横跋扈惹恼了贾琏,被贾琏休回了娘家,所以才有“哭向金陵事更哀”。(这是曹雪芹给王熙凤安排的结局,而高鹗未按曹的意图写)10.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水泻不通 鬼域伎俩 缉拿归案 入不敷出B.饥肠漉漉 关怀倍至 度过难关 貌合神离C.伸张正义 绿草如茵 精兵减政 相形见绌D.跌宕起伏 歌功颂德 食不裹腹 恰如其分【答案】 A(A项“水泻不通”—“水泄不通”,“鬼域伎俩”—“鬼蜮伎俩”;B项“饥肠漉漉”—“饥肠辘辘”,“关怀倍至”—“关怀备至”,“度过难关”—“渡过难关”;C项“精兵减政”—“精兵简政”;D项“食不裹腹”—“食不果腹”。)